学考易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291|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中学教育心理学模拟训练试卷

[复制链接]

4870

主题

4595

帖子

5039

积分

学考易编辑

Rank: 28Rank: 28Rank: 28Rank: 28Rank: 28Rank: 28Rank: 28

积分
5039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3-11-19 15:3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的答案,并将其代码填入题干后的括号内。每小题2分,共40分)
1.心理现象分为( )。
A.心理过程与个性心理
C.情感过程中与个性心理
B.认知过程与个性心理
D.意志过程与个性心理
2.( )年,冯特在德国的莱比锡大学建立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被界定为心理学的诞生。
A1789
B.
1879
C.
1798
D.
1897
3.罗杰斯在其“以人为中心的治疗”中将“无条件积极关注”看做心理辅导的前提之一,这体现了学校心理辅导的( )。

A.面向全体学生原则
B.发展性原则

C.尊重与理解学生原则
D.尊重学生主体性原则

4.西方谚语曾言:你可以牵马到河边,但不能强迫它饮水。这说明在心理辅导中,我们要做到( )。
A.遵循发展性原则
B.尊重学生主体性原则

C.尊重整体性发展原则
D.尊重因材施辅原则
5.学校心理辅导的主要方式一般有两种,下列关于它们的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学校心理辅导有团体辅导和个别辅导这两种主要的方式
B.团体辅导以全体学生为对象,以预防辅导为主
C.个别辅导是以少数学生为对象,以矫治辅导为主,属补救性的辅导
D.经常逃学的学生、有学习障碍的学生更适合于进行团体辅导
6.心理辅导的途径有多种,下列陈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专门开设的心理健康课程一般有两种形式,一种是以讲授为主的有关课程,一种是开设心理辅导活动课
B.心理辅导与班级、团队的日常活动没什么区别
C.心理健康教育可以渗透在学科教学中来实施
D.个别辅导最能体现心理辅导中因材施辅的原则
7.中学生将爱情的动机转向以求知、体育活动、音乐美术等形式抒发感情,使原有的动机冲突得以宣泄,这是( )的表现。
A.理智的压抑
B.幽默

C.合理的宣泄

D.升华

8.健康的概念是指( )。
A.身体健康
B.生理,丘残疾

C.心理健康

D.身心健康

9.认知学习分类理论是( )提出的。
A.布卢姆
B.加涅

C.奥苏伯尔

D.奥斯本

10.进一步探索研究在各个社会领域中心理活动的具体现象及其规律的心理学是 ( )。
A.社会心理学
B.生理心理学

C.应用心理学
D.普通心理学
11.( )被誉为心理学之父或心理学第一人。
A.冯特
B.洛克

C.笛卡儿

D.缪勒

12.心理学的第三大势力是指( )。
A.精神分析
B.行为主义

C.认知

D.人本主义
13.先行组织者教学技术常用于( )。
A.接受学习
B.发现学习

C.个别化学习

D.掌握学习
14.通过创设问题情境使学生提出假设,然后验证假设并做出结论的教学策略是( )。
A.合作学习
B.发现学习

C.情境学习

D.指导学习

15.只要给足了时间和适当的教学,几乎所有的学生对几乎所有的内容都能达到掌握的
程度。这是( )。
A.意义学习
B.机械学习

C.发现学习

D.掌握学习
16.“举一反三”和“触类旁通”所说的是( )。
A.水平迁移
B.垂直迁移

C.负迁移

D.逆向迁移

17.小红在两岁时就学会了背“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这首唐诗。按加涅的
学习结果分类,这里发生的学习是( )。
A.言语信息
B.态度

C.动作技能

D.智慧技能
18.投射法测量了人格( )层面的内容。
A.意识
B.无意识

C.客观

D.自然

19.在( )里,人的意识最清晰,最能集中注意,能够有意识地去完成一件事情。
A.可控制的意识状态
B.白日梦状态
C.自动化的意识状态
D.睡眠状态
20.在活动难度较大时,动机强度越强,工作效率会( )。
A.较高
B.中等

C.较低

D.不变
二、名词解释(共5个,每个4分)
1.发散思维
2.离差智商
3.教学效能感
4.情绪
5.升华
三、简答题(共4个,每题5分)
1.简述思维的过程。

2.简述培养创造力的途径和方法。

3.简述奥苏伯尔成就动机的三种内驱力。

4.简述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理论。
四、论述题(共1题,10分)
论述毕生发展观及各发展阶段特征。
五、案例分析
随着高考竞争的日益激烈,高考焦虑的学生也呈逐年增多的趋势。王某是本市某重点中学的高三年级的男生,近一段时间以来一直情绪不好,每天在家闷闷不乐,不愿与人交流,睡眠不好,饭量减少,每天萎靡不振,上课时注意力难以集中,尽管每天学习时间很长,但学习效率低下,在最近的模拟考试中成绩不升反降,因此他变得脾气暴躁,有时在家里无故摔东西,甚至无故不去上学。试结合心理学的相关理论对该学生考试焦虑症状进行指导。

一、单项选择题
1.A 2.B 3.C 4.B 5.D 6.B 7.D 8.D 9.B 10.C
11.A 12.D 13.A 14.B 15.D 16.A 17.A 18.B 19.A 20.C
二、名词解释
1.发散思维是人们沿着各种可能的方向扩散,并引出更多新信息,使思考者能从各种设想出发,不拘泥一个途径,不局限于既定的理解,尽可能做出符合条件的多种解答。
2.离差智商是以智力的正态分布曲线为基础,将人们的智商看做是以平均数为100,标准差为15的正态分析,享表明被试的分数相对于处于同年龄标准化样组的均数之上或之下有多远。 ‘ 。
3.教学效能感是指教师对自己影响学生学习行为和学习成绩能力的主观判断。
4.情绪是人类对于各种认知对象的一种内心感受或态度。
5.升华泛指心理欲望从社会不可接受的方向转向社会可接受的方向的过程。
二、简答题
1.思维的过程主要有:①分析和综合。分析与综合是思维的基本过程。分析是指在头脑中把事物的整体分为各个部分或各个属性;综合是在头脑中把事物的各个部分、各个特征、各种属性结合起来,了解它们之间的联系,形成一个整体。分析和综合是相反而又紧密联系的同一思维的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
比较。比较是把各种事物和现象加以对比,确定它们的相同点、不同点及其联系。比较是一个重要的思维过程,有比较才有鉴别,人们通过比较才能辨别事物的真假、人心的善恶;才能找到要探索的科学问题,做出恰当的研究结论。
抽象和概括。抽象是在思想上抽出各种事物与现象的共同特征和属性,舍弃其个别特征和属性的过程。在抽象的基础上,就可以得到对事物的概括的认识,概括有初级概括和高级概括之分。
具体化。具体化是将通过抽象的概括而获得的概念、原理、理论返回到实际中去,以加深、拓宽对各种事物的认识。
2.培养创造力的途径和方法有:
(1)创设有利于个体创造力发展的环境
(2)实施教育创新,开展创新教育
改革评价机制;改革现有课程;重视健康人格的培养;培养非逻辑思维能力。
(3)开发个体创造力的具体方法
智力激励法(头脑风暴法)
②信息交合法

联想法
综摄法
3.奥苏伯尔认为成就动机由三个方面的内驱力组成。一是认知的内驱力。这是一种要求获得知识、技能以及善于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的需要,如好奇心、求知欲、探索等。二是自我提高的内驱力。这是一种把学业成就看做赢得相应地位的需要,如自尊心、荣誉感、胜任感等。三是附属的内驱力。这是一种为了获得长者和同伴们的赞许和认可而努力的需要,表现为一种依附感舌这三种内驱力在学习活动中的作用是不固定的,通常随学生的年龄、性别、个性特征以及社会历史和文化背景等因素而变化。
4.弗洛伊德认为人的本能可分为性本性和自我本能。后来他又将本能分为生本能和死本能,其中生本能包括性本能和自我本能。性本能(力比多)构成人格动力。由这种动力促成的行为中,有些是防御机制,诸如压抑、退行、合理化(文饰)、投射、反向作用、转移、升华,等等。弗洛伊德将人格划分为三个部分,分别称为本我、自我和超我。本我是人格中最原始的部分,由一些与生俱来的冲动、欲望或能量构成。自我是儿童的需要不能及时得到满足时,儿童就形成了自我这种心理组织。超我是人格的最高部分,是个体在社会道德规范的影响下形成的,特别是在父母的管教下将社会道德观念内化而成的。本我、自我和超我分别遵循快乐原则、现实原则和完美原则。三者之间的平衡与和谐有利于人格健康。
四、论述题
(1)毕生发展观的基本思想主要体现为:第一,个体发展是整个生命发展的过程;第二,个体的发展是多方面、多层次的;第三,个体的发展是由多种因素共同决定的。主要有三类影响系统,即年龄阶段的影响、历史阶段的影响、非规范事件的影响。
(2)新精神分析的代表人物之一埃里克森把个体从出生到临终的一生称为生命周期。他关心个体发展中的人格结构,认为个体在发展中逐渐形成的人格,是生物的、心理的和社会的三方面因素构成的统一体。在人格的发展过程中,要经历顺序不变又相互联系的八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有一个普遍的发展任务,这些任务都是由个体成熟与社会文化环境、社会期望间不断产生的冲突或矛盾所规定的。在任何一个阶段,如果个体解决了冲突,完成了该阶段所要求的任务,就能形成积极的人格品质,相反则会形成消极的品质。个体就是这样在不断的解决冲突、克服心理危机、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从一个阶段向下一个阶段过渡。同时,如果个体在某一阶段未能很好地解决发展任务,他还可以通过教育等措施在下一个阶段得到补偿。
埃里克森所指的心理社会发展阶段包括:第一阶段:婴儿期(0—1.5岁),此阶段的发展任务是获得信任感,克服不信任感;第二阶段;儿童早期(1.5—3岁),此阶段的发展任务是获得自主感,克服怀疑与羞怯感;第三阶段:学前期(3—6岁),此阶段的发展任务是获得主动感,克服内疚感;第四阶段:学龄期(6—12岁),此阶段的发展任务是获得勤奋感,克服自卑感;第五阶段:青春期(12—18岁),此阶段的发展任务是建立自我同一感,防止同一感混乱;第六阶段:成人早期(18—25岁),恋爱与婚姻是这一阶段的主要特征,所以发展任务是获得亲密感,避免孤立感,体验着爱情的实现,积极的成果是亲爱;第七阶段:成年中期(25—50岁),主要通过生儿育女,获得生殖感而避免停滞感,体现着关怀的实现,积极的成果是关怀后代;第八阶段:成年晚期(50岁以后直至死亡),在体验了人生的众多喜怒哀乐后,这一阶段主要是为获得综合的完善感,避免对自己的失望和厌恶感,体现智慧的实现。积极的成果为体验完成人生的使命感。
五、案例分析
高考焦虑是一种复杂的情绪反应,它是主客观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与其他种类的考试焦虑相比较,高考焦虑有其特殊性,造成学生高考焦虑的主客观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种:
(1)客观因素:
学校及教师的压力。不少学校以“片面追求升学率”作为学校的指导思想,教师的一切工作都围绕学生的分数转,大搞题海战术,按考试成绩排名次、排座位,依据考试分数布置和安排学生的课外作业量。教师以考试成绩的好坏作为评价学生的标准。由于缺乏成功的体验,学生逐渐对考试产生反感。单调的刺激、过严的要求,给学生带来强大的心理压力,势必对即将到来的高考形成恐惧、紧张和焦虑。
家长的高期望与压力。有的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不顾孩子的实际水平与能力,不惜一切代价让孩子进重点学校,课余时间不惜花费重金让孩子上补习班,不许孩子有自己的休闲娱乐时间,目的无非就是让孩子考上名牌大学。家长的期望水平过高,以及不当的教育方式,只能加重学生的心理压力,加剧对高考的焦虑。
社会舆论及媒体的不当宣传及做法;
每当高考来临时,大众媒体就开始制造紧张气氛,如请专家讲解有关高考的注意事项,请历届高考状元讲成功的经验等等,这无疑增加了紧张气氛和神秘感,会使学生更加紧张和焦虑。
(2)主观因素
高考对中学生来说是人生面临的第一次重要的选择,关系到每个学生一生的前途与命运。面对决定自己前途和命运的高考,学生必然会产生情绪的波动,甚至产生焦虑情绪。学生对高考的重要性的认识、知识准备、以往的开始经历和体验、人格特征等是考试焦虑产生的主要原因。
(3)高考焦虑的辅导策略

高考焦虑是主客观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只有社会、学校、家庭、学生自身多方面共同努力,方能见效。
学校要转变教育观念。必须把“应试教育”观转变为素质教育观,学校应把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作为自己的中心任务,把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创造性、积极的学习兴趣和科学的学习方法、良好的学习习惯作为检测教育与教学质量的标准,把课外活动和节假日还给学生。这样才能避免学生产生考试焦虑,才能为社会培养身心健康的高质量的人才。
寻求“社会支持”。寻求家长及社会对学生的支持,为学生的高考减压。家长应根据孩子的特点和能力,为孩子确立切实可行的发展目标,不要在高考前制造紧张气氛,给孩子增加精神压力。此外,社会舆论要遵循教育规律,适当宣传与高考有关的内容并制定相关的政策,不要故意制造紧张气氛和神秘感,也不要在报纸、电视等新闻媒体公开宣扬高考状元,更不要过分报道与高考有关的内容,为减轻学生的高考焦虑创造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
指导学生自我教育。由于学生个体因素是高考焦虑产生的重要原因,因此,学校可以指导学生自我教育,使他们学会对高考焦虑做出积极、主动的应付。第一,改变不正确的认知与评价;第二,调整期望值,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第三,改进学习方法,调整竞技状态;第四,学习必要的应试技巧,在高考中的应考技巧是:要稳定情绪,全身放松;在答题前要浏览试卷,统观全局;回答每题前,一定要认真审题,理解题意;列好答题顺序,贯彻先易后难原则;统筹兼顾各题,恰当分配答题时间;不忽视任何细节;注意克服定势的干扰;先求正确,再求速度,合理使用时间等等。
学会自我放松训练。当考试焦虑严重地影响考生目前的状态时,专门的放松训练是非常有效的。最正规、最易掌握的一种方法是“紧张一松弛渐进放松法”。这种方法是通过局部一组一组的肌肉群的放松,循序渐进地括及全身。它的放松顺序是:手臂一头一躯干一腿。放松还有想象性放松,深呼吸放松等等。总之,放松训练简便易行,所需时问短,不仅仅是治疗考试焦虑的手段,也是解除学习疲劳的有效方法。
总之,高考焦虑辅导应本着“内外兼顾、标本兼治”的原则,既要指导自我教育,又要重视学校教育的主导作用,寻求家庭、社会的积极支持,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消除学生的高考焦虑行为,使学生的身心健康、和谐地发展。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学考易 - 学习更轻松,考试更容易!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关于本站|网站声明|联系我们|诚聘英才|Archiver|学考易 ( 闽ICP备15014917号-2 )

GMT+8, 2024-5-21 07:28

Powered by Discuz! X3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